8月30日,工学院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初印象课开讲,农业工程系晏水平教授与新生畅谈“新能源与碳中和”。从穿梭大街小巷的新能源机动车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晏老师以日常生活现象引入,带出全球气候形势和国家能源战略,向同学们讲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晏水平教授作学术报告
从教15年,晏水平勇当国家能源革命的“碳路先锋”,聚焦新能源和碳中和两大方向开展研究和教学,悉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创新人才。今年教师节前夕,他被评为华中农业大学第八届师德先进个人。
捕碳能手的“双碳”目标
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374亿吨,创历史新高。如何遏制二氧化碳排放逐年增长势头、减缓气候变暖进程,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早在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国家层面的“双碳”目标,作为一名奋战在科教领域的“碳路先锋”,晏水平也有自己的“双碳”小目标。
指导学生实验
第一个是实现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目前我国火力发电仍占主导地位,每年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晏水平介绍,“如果能够将这些二氧化碳捕集并封存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然而,现阶段碳捕集技术尚不成熟,成本过高,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工程技术和装备降低碳捕集成本。”
另一个目标是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增值利用。晏水平表示,农村畜禽粪污、秸秆、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经过厌氧发酵等技术和装备处理,可以转化为生物天然气等清洁资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农村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新生做学术报告
“双碳”小目标既是科研方向,也是这名科研工作者聚焦“四个面向”的责任担当。晏水平常常四处奔忙,参与多地农业碳减排装备的研发与建设,承担多项节能减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他还将这些一线实践、全球气候新形势和国家减排新要求融入课堂,引导同学们关注学科前沿问题,激发同学们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和担当。他常对同学们说:“工程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既要潜心问道,更要关注社会,要能够面向实际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在晏水平教授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前不久,博士生郑璇提出了一种粉煤灰矿化的新机制,可以降低电厂碳排放,还可促进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为碱性固废增值化利用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上发表。而课题组其他研究生发表的类似高水平论文还有50余篇,多名博士生毕业后到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和榆林学院等院校从教,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也有不少前往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美的电器等世界500强公司工作。
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多“碳汇”
教师之爱生,则为之计深远。晏水平教授培养学生,总会为他们的终生发展考虑,带领同学们打下坚实的职业生涯基础。
在晏水平课题组,博士生毕业时人均6篇左右高水平论文,远超学校规定的基本毕业要求。而这种产出,得益于“不须扬鞭自奋蹄”的科研氛围。
欢送毕业生
“课题组有一周一组会的传统,为师生间深度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已毕业博士涂特说,“在组会上,同学们能就自己的实验问题、论文撰写、课题进展等充分讨论,在讨论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晏水平会利用组会帮助同学们解决科研上遇到的困难,协助他们规划下个阶段的科研计划,规划好每周、每月乃至每学期的科研任务。
晏水平经常跟研究生开玩笑说:“看看谁能超越大师兄贺清尧7篇SCI的纪录”,以此鼓励他们树立更高科研目标。贺清尧是晏水平的第一位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目前也是课题组的一员。同学们表示,在这样的课题组氛围中,大家已经形成了团结拼搏的劲头。
每周例行组会
高水平成果产出,也离不开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同学们印象中,只要不出差、不上课,晏老师的办公室必然会亮着灯,雷打不动。过年过节加班加点也是常态,2021年春节,博士生梁飞虹留校做实验,常常能够得到晏老师的学业指导和生活关怀。
晏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令课题组每位学生印象深刻。远在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石明菲说:“我一直记得晏老师修改的第一篇SCI论文,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遍布全篇,后面很多次论文的修改也是如此,老师对科研精益求精的态度一直感染着我们每一个学生。”
为学生修改论文(石明菲 供图)
在同学们心目中,晏水平教授为人温和宽厚,对学生倾囊相授,对自己却要求苛刻。目前,课题组有12名研究生,5名博士生,7名硕士生,培养研究生需要投入大量科研经费。石明菲说:“课题组经费紧张的时候,我们不好意思申请购置设备和耗材,晏老师总是说‘该花钱的要花,申请经费是老师们的事,学生只需要考虑实验该怎么做,需要什么仪器直接买就好了’。”
师生同运动
晏水平教授教学充满激情,年均承担5门左右课程教学,每年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和全国性创新创业赛事,以赛促练提升工科学子动手能力,他指导的项目获得全国特等奖等20余项荣誉。
课题组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照片除特别标注外 均由受访者供图)
醉心能源工程的晏水平教授习惯将育人工作与科研工作联系起来:“双碳战略中有个关键词叫‘碳汇’,意思是储备绿色资源吸收二氧化碳,这个过程与人才培养有些类似,现在为他们多储备些资源,将来总能派上用场。”晏水平说。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晏华华 审核人 明庭庆)
来源:南湖新闻网http://news.hzau.edu.cn/info/1004/17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