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华中农大工学院赴云南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八人正式在云南民族博物馆进行通过文献以及实物资料的少数民族文化学习,全程一共参观了博物馆的六个展馆。
为增加实践团团员们的少数民族基本知识,增强对少数民族丰富文化的学习兴趣,实践团员们来到云南民族博物馆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博物馆的讲解员按照文字古籍、服饰与制作工艺、扎染艺术、民族乐器、民族民间陶艺、民族民间面具的顺序一一介绍了各个少数民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多彩文化。
首先是少数民族的文字古籍展馆介绍。在这里,实践团的团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少数民族的实物书信,并观看了苗族、纳西族、傣族等民族的一些文字记录的经典作品。团员们对实物书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颗玉米代表一个理由,七叶莲代表互尊互敬,棕叶芦代表举行婚礼……景颇族,布朗族和基诺族等少数民族虽然没有系统的文字,但是他们能够利用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来表达意思,这之中无不蕴含着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
接下来介绍的是少数民族服饰及制作工艺。展馆中展示了云南26个世居民族各式各样的服饰及其制作工艺。在这个展馆中,同学们见识到了各个少数民族的的传统服饰的工艺、历史背景以及其他特色,例如哈尼族原始却实用的树皮衣,是最早使用针织技术的服饰之一,可用于防雨;还有彝族的羊皮褂,白族的贝壳裙等都表现出民族的生活习性和美好愿景。在各个服饰的制作工艺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白族的扎染技术,现代的白族扎染作品将传统扎染和现代美学融汇结合,每件作品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样。一个特殊的展品"栽满多肉的盆子"吸引了团员们的眼球。讲解员告诉团员们,这个就是扎染的制作过程。布料用细绳扎捆起来,就像一个个多肉的叶子,然后在植物染料的作用下,独特的花纹就这样形成了。
实践团员的下一站是民族乐器馆。在乐器展馆中,同学们见到了现代生活中很罕见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乐器。吹奏类乐器中的克木人的克木单孔笛、拉奏类乐器中的佤族独弦琴、击奏类乐器中的佤族木鼓等等都使大家一饱眼福。团员们还轻敲了被佤族人民称为“通天神器”的佤族木鼓,感受了佤族人民呼叫神明的鼓声韵律。
最后的陶艺馆和民间面具馆则是给团员们展示了另一方面的民族艺术。华宁釉陶、藏族黑陶、傣族红陶、建水紫陶各有千秋,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生活缩影;表情、形态、风格各异的面具,在节日祭祀、戏剧、镇宅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知不觉中,华中农大工学院赴云南实践团的云南民族博物馆之旅告一段落,这次旅途让同学们亲眼见识到民族文化的实物资料。实践团的同学们表示,他们会带着这一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情,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事业进行到底!
文字:熊麒
摄影:熊麒冯 康宁 喻志晖
审核:周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