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党团建设 -- 正文

党团建设

【社会实践】调研入湖河道湿地,助力滇池生态治理
作者:编辑:周熙审核:时间:2021-07-26点击:

7月17日至23日,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赴云南省昆明市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滇池国际城市湿地公园进行调研,了解滇池生态环境现状,助力滇池生态治理。

17日至21日,团队一行8人前往捞鱼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走访调研。团队成员沿园区内的湖滨步道依次参观了沙滩、花海、观景台等景点。过程中,团队分别采访了游客、环卫工人、安保人员、志愿者等群体,收集他们对滇池湿地建设的意见,以求从不同角度对湿地建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影响有更全面的认识。

湿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净化入湖河道水质,减少滇池外源性污染。通过对游客、工作人员等的采访,团队对湿地的作用和影响有了新的想法。在对游客的采访中获知,大多数游客对昆明市近年的湿地建设表示支持,“自滇池开始治理到今天,取得的成果是积极的、明显的、来之不易的,但仍要再接再厉,争取在不远的未来让“高原明珠”再次闪耀。”一位当地游客很自豪地告诉队员们。一些游客对湿地公园的建设也存在担忧,湿地的维护需要经费,而非建成以后就放任不管。湿地本身也具有观赏功能,再加上临近滇池,因此将其开发成公园处于情理之中,并无不妥。但是如何能在保证收入的同时,做到有特色,需要有关部门多加考虑。

为更全面直观地了解滇池国际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规划情况,23日,队员们来到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与高原湖泊研究院水生态总工程师何健、湿地管理处处长李应书两位专家就滇池污生态治理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

据两位专家介绍,滇池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质为Ⅲ类及以上,和如今的抚仙湖水质近似。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昆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滇池水质持续恶化,成为全国污染最重的湖泊之一,水质变为最差的劣Ⅴ类。1995年开始,昆明市开始着手治理滇池水污染,至今已持续了26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昆明市目前的滇池保护治理采用“内外兼治”的手段,即减少内源污染和防止外源输入。在减少内源污染负荷方面,昆明市通过底泥脱水固结一体化工艺,实现污染底泥的脱水、减容、固化;外源输入方面,为最大限度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昆明市不断完善环滇截污治污系统,在主城区及环湖片区建成了5871公里市政排水管网、97公里截污管渠。同时,建成雨季溢流污染防控设施75座,完成海绵城市设施项目358个,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54平方公里。

在这一系列治理措施的持续作用下,滇池水质总体企稳向好。根据生态环境部水质监测数据,2016年滇池全湖水质首次由劣Ⅴ类上升为Ⅴ类;2017年继续保持Ⅴ类;2018年上升为Ⅳ类,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库30年以来的最好水质;2019年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

在滇池湿地功能拓展及生物多样性方面。两位专家表示,湿地是滇池生态治理的重要一环,是对污水净化厂功能的一个补充。除了传统的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等功能外,昆明市也正在探索新的湿地功能,并且将在年内编撰出相关文件。湿地对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积极的、显著的,以南滇池湿地为例,共分布有植物226种,脊椎动物168种,其中鱼类21种、两栖爬行类20种、鸟类127种,是滇池湖滨野生动植物品种和数量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昆明市在滇池治理上所做的努力和探索,也正是对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有益尝试。滇池治理看似只是人为对环境的修复,其实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滇池重新成为“高原明珠”的那一天,便是昆明人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的那一天。



2D6B7





文字:工学院赴云南省昆明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何启辉 孔婧薇

摄影:工学院赴云南省昆明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孔婧薇

审核:工学院辅导员王凤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