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国际竹藤中心马千里博士做客工学院精工讲坛,以“非木材纤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为主题与学院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会议由李强教授主持。
报告伊始,马千里从组织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产业服务等方面对国际竹藤中心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详细阐述了中国竹藤在近20年里的产业发展、科研进展以及竹藤生物质新材料的研究前景。
随后,马千里从非木材纤维原料、纳米材料预处理、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等三方面进行了报告。他谈到,小麦秸秆、竹子、高粱杆、蔗渣等都是重要的非木材纤维原料,而中国的竹子、秸秆等可利用资源非常丰富,利用非木材纤维制备纳米材料具有广阔的前景。他指出,通过预处理得到纳米木素-纤维素,而纳米木素以其来源广泛、可再生、生物相容性好、生物毒性低以及纳米材料所具备的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新材料领域及工业、农业各领域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他分享到,竹木材料可以应用到风电叶片上,当前技术已经可以批量生产长达12米的翼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马千里他还展示了“生物酶解-机械解纤”一步法制备高浓度竹源纳米纤维素的技术,通过在不同浓度下观看解纤程度,探究出浓度为35%的时候制备效果最佳。
马千里作学术汇报
在交流探讨环节,针对汇报中提到的高浓度底物下的酶解,有同学提出疑问,刘培文老师也与马千里博士就该问题展开了讨论。马千里博士解释到,非木材纤维原料纤维素含量高,酶解和纳米化处理的优化,加上溶液处理的精细化,所以底物浓度较高。对于竹吸管的安全问题,马千里认为竹吸管是由纯天然竹子生产,安全问题不用担心,但存在着加工难题。
现场讨论与提问
最后,他谈到,由于竹子的再生性强,是良好的制备材料,未来以竹子为原材料的物品会越来越多,非木材纤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工作,需要跨学科合作,多方联合来推动其发展和应用,他鼓励感兴趣有想法的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图文:何梓轩、余飞燕、王贤波
审核:丁幼春